古風  

(圖片來源:網路)

 

 

 

 

此篇以宋末的一位隱士稱揚宋太祖不好女色做為開頭,並說因宋太祖是個鐵錚錚而不好女色的好漢,以後的宋代君主也遵從不好女色,而使宋勝於漢唐,然後帶出了〈趙太祖千里送京娘〉的故事。

 

作者開頭先交代了歷史背景,也順便形容了趙匡胤的性格。「生得面如嘿血,目若曙星,力敵萬人,氣吞四海。專好結交天下豪傑,任俠任氣,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,是個管閒事的祖宗,撞沒頭禍的太歲。」作者以幾句描寫了趙匡胤的外表,以及性格好管閒事,也因此趙匡胤看到趙京娘有難會馬上跳出來打抱不平,並且把這件事攬在自己身上。而且又寫他好結交天下豪傑,代表他為人必定爽朗且不拘小節、大方,以致於最後他只把趙京娘當成一個普通的朋友,送她回家只是因為打抱不平和義氣。作者以「先在汴京城打了御勾欄,鬧了御花園,觸犯了漢未帝,逃難天涯。到關西護橋殺了董達,得了名馬赤麒麟。黃州除了宋虎,朔州三棒打死了李子英,滅了潞州王李僅超一家。」點出了趙匡胤闖禍的種種事蹟。

 

後趙匡胤在清油觀修養,叔父趙景清囑咐他不要亂跑,可是他卻不聽勸告,可看出他是個好動坐不住、好奇心很大的主,而且好管閒事,也性格衝動,不問明白就擅自將他叔父定罪。

 

當這樣暴躁如火的趙匡胤,遇上溫柔似水的趙京娘時,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?

 

作者藉趙匡胤的眼描繪出趙京娘的長相,「眉掃春山,眸橫秋水。含愁含恨,猶如西子捧心;欲位欲啼,宛似楊妃剪發。琵琶聲不響,是個未出塞的明妃;胡前調若成,分明強和番的蔡女。天生一種風流態,便是丹青畫不真。」寫她的美。而也以眉掃春山、眸橫秋水、含愁含恨、西子捧心、欲位欲啼、強和番的蔡女等種種的字眼,來描述趙京娘的柔媚以及弱態,令人愛憐,更激起趙匡胤好管閒事的衝動。

 

對於趙京娘的遭遇,趙匡胤二話不說就打算插手。他有一種此事我不為,何人為之的氣節。而也勇於承認錯誤,面對他對於叔父的歪曲,他大方的承認道歉,脾氣來得快,去得也快,是個鐵錚錚的漢子。叔父趙景清擔憂受到牽連,趙匡胤一肩擔起,且為了讓那些響馬不起疑心,把道觀破壞成一片凌亂的景象,以騙取響馬不找他叔父趙景清的麻煩,從此可以看出趙匡胤的細心。面對險途,趙匡胤以一句「大膽天下去得,小心寸步難行。」表明了他的心跡,他是個大膽的人,不怕危險,這種萬夫不懼的性格,便是成大事的性格,要有這種萬夫不懼的勇氣,才能開創新的局面,也因趙匡胤有此性格,所以才能開創宋朝。

 

出家人趙景清則是畏懼惡勢力,所以幫忙響馬藏匿趙京娘,面對趙匡胤的插手,他害怕遭受報復,所以不敢答應,比起趙匡胤他顧慮甚多,擔心路途遙遠危險,又擔憂趙京娘的名節,思考周詳。可是這也是一項缺點,對於出家人而言,就是要放下,可是他卻偏執於危不危險,名不名節,和趙匡胤相比,趙景清比較放不開。也難怪趙匡胤這樣說趙景清:「你們出家人慣妝架子,裡外不一。」至於對趙匡胤來說,他認為「俺們做好漢的,只要自己血心上打得過,人言都不計較。」他只在意自己有沒有對不起自己,公理自在人心,其他人的看法對他而言並不重要。但後來顧慮到趙京娘,還是結拜為兄妹,也因此埋下了悲劇的伏筆。

 

在路上可以看到趙匡胤的心細,因為趙京娘實在太過貌美,不想吸引他人注意,又怕遇上兩個響馬,所以要趙京娘做村姑打扮,以免招惹是非。作者由店小二的反應來側寫趙京娘的美貌,而在店小二看見趙京娘「舌頭吐出三寸,縮不進去。」時,就可以理解趙匡胤要趙京娘把面貌遮住的重要。而在店小二詢問他們時,其實是要探查他們的關係,只是也因此被趙匡胤發現了不對勁,而賞了店小二一拳,讓他不敢再造次。「只見外面一個人入來,到房門口探頭探腦。」、「與店家娘卿卿噥噥的講了一會方去」、「燈火已到,店小二隻是不回。」以及店小二異常的探詢,在在都透露出這間店的詭異。趙匡胤雖然大喇喇,但為人卻十分細心、謹慎。

 

「眼如迷霧,須若凝霜,眉如柳絮之飄,面有桃花之色。若非天上金星,必是山中社長。」此句其實已經暗示讀者,那位誦經的老者,必不是凡人。後面也揭開了老者的身分,就是山中社長。而這樣一個不是凡人的人見到趙匡胤,卻是慌忙起身施禮,又稱他為貴人,請他上坐,自己在旁邊相陪,在在都暗喻了趙匡胤不是常人。又以《天皇救苦經》和趙匡胤聽了「暗合其機,心中也歡喜。」,暗指趙匡胤就是天子。

 

回到小店後,趙匡胤心生一計,先發制人的解決了店小二和他老婆,足見趙匡胤的反應快速與機智。在赤松林面對周進和四五十嘍囉,趙匡胤也不膽怯,先發制人舉棒便打,可看出他武藝高強,打死了周進,以及面對眾多小嘍囉的冷靜、自信與膽大。到了市鎮看到個個店家都在準備料理不來招待,趙匡胤便起疑心,可見他是個觀察仔細的人,處處留心。至於冒充打前站,再次可以看出趙匡胤的反應快速與機智,而聽到「大王到了」更是不慌不忙,冷靜的很。等到滿天飛張廣兒靠近,趙匡胤出其不意先發制人,使得沒有防備的滿天飛張廣兒一開始就落得下風,最終死於趙匡胤手下。趙匡胤順勢收伏了眾多的小嘍囉,且聰明的利用了鎮上準備的菜餚,借花獻佛,攏絡人心。對於眾小嘍囉稱呼他為將軍,趙匡胤不以為意,反道:「朝中世爵,俺尚不希罕,豈肯做落草之事!」說明了他的野心不小,對照前面「公子聽得此言,暗合其機,心中也歡喜。」暗指了他有更遠大的抱負,所以不把朝中世爵放在眼裡。

 

對於賊人車輛財帛的分配,趙匡胤豪爽大方,且分配妥當,受害者都有收到賠償,而小嘍囉也得到一筆錢,如此一來可以討生活,不會出來作亂,繼續危害百姓,大家各個有好處,所以心存感激。

 

除了壞人之後,趙京娘的擔憂解除,作者視角一轉,轉到了本來只像影子默默跟隨在後的趙京娘。面對趙匡胤這位英雄豪傑,鐵錚錚的好漢子,以及替自己殺了賊人,趙京娘被打動了,她起了愛慕之心。但她也知道趙匡胤的性子過於直爽,不會懂得她的小兒女心思,且古代婚姻都是媒妁之言,就算她拿出紅拂女的前例,說服自己可以勇於追求,可是又羞於開口。一直以來父權社會的主導下,都是男追女為多,對於女追男則是帶有不好的眼光,認為那是過於放蕩的女子才會做的事。在這樣左右為難之下,趙京娘只好使計來替她開口,希望趙匡胤能懂得她的心思。面對趙匡胤的不解風情,趙京娘心急之下只好自己開口,但卻反遭受趙匡胤的責罵。也因此趙京娘更加的敬重趙匡胤,因為他真的個鐵錚錚的好漢子。只是最後對趙匡胤生氣的離去與家人無法諒解且懷疑的心思,趙京娘最終選擇了以死明志,為這場送行劃下了個悲傷的結局。

 

此篇中幾乎都是見到趙匡胤的事蹟,而對於趙京娘則是甚少提及,就算有也是柔弱的形象,使人愛憐,與趙匡胤形成了強烈的對比,一火一水,一強一弱,互相映襯、互相烘托對方。可趙京娘卻在最後一反柔弱的形象,為了表明自己的名節,而選擇自殺一途,徒留遺憾。

 

趙文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。而趙員外則是耳根子輕,聽得兒子的話,卻不聽女兒的勸告,對於女兒的話不以為然,而導致趙匡胤發怒。後又因嫂子的嘲諷,更使得趙京娘走向自殺一途。在此也告訴人,有些話真的不能亂說,況且眼見不一定真實,更多的是我們的臆測。所以趙京娘其實是死於趙匡胤的不諒解和自己親人的臆測之手。

 

趙匡胤實在是個鐵錚錚的漢子,故事一文到處可見。而且他也重承諾,在他答應了叔父趙景清後,他真的不上馬,連趙京娘沒有在馬背上,而他急忙追趕響馬之際,他也寧願用跑的,他說:「俺在清油觀中說出了『千里步行』,今日為懼怕強賊乘馬,不算好漢。」。遵守承諾是好事,可是他太過固執了,有時候有些事是需要變通的。這讓我想起了一則小故事,故事說:一女子要過河,一和尚背了她過河。過河後,那和尚忘了此事,可他的徒弟卻念念不忘。師父說:我把那女子放下了,而你怎麼還把她背在身上。和尚是不近女色的,但是這位師父做了變通,而他的徒弟還固執的認為出家人不能接近女色。從趙匡胤不肯上馬此事就可以見端倪,他是非太過分明,以至於趙員外提起要把趙京娘許配給他一事時,他會如此的氣憤。他認為他是個鐵錚錚的好漢子,他只為好打不平和義氣而來,他們只是純粹的兄妹,他好人做好事,卻要被如此侮辱。其實不管他有沒有跟趙京娘在一起,就像他說:「俺們做好漢的,只要自己血心上打得過,人言都不計較。」只要他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。可是或許是先前趙京娘曾經試探過他,讓他不快,又因此時趙員外的話語,挑起了他的神經,使得他怒不可抑,他認為如果他真的跟趙京娘有意思,早就在一塊兒了,又如果他們真的在一塊兒了,那就違背了他們當初結拜為兄妹的意義。趙匡胤生氣有其原因,可是他太不懂得變通了,或許他可以不要這門親事,但他也不該就這樣毅然決然的就走,留下趙京娘面對這一切的不堪,終究導致遺憾。

 

或許,對於趙匡胤來說,千里送京娘此事只是他人生中好打抱不平的事情之一罷了。如此的微小,微小到他回去之後就忘了,直到當上皇帝才猛然想起自己還有這麼一個結拜的妹妹。可是又於事何補,人早成一杯黃土,淒涼的訴說她的貞潔與不甘受辱。最終趙匡胤也只能為她修祠一間,封個貞義夫人罷了。那聲嘆息對比此篇最前頭的隱士所言不好女色,實在貼切無比,可卻也極大的諷刺。而那聲嘆息恐怕也只有趙匡胤自己才能懂得它的意義了。

 

 

 

 

2013.6.1神岡

 

 

化讚為賞.pn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却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